2010年6月11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高性能色谱分离材料和色谱柱的研制”课题验收会议在天津依兰国际酒店举行。出席验收会的领导有项目组织单位国家质检总局技司的王越微处长;并邀请了国家科技部条财司吴学梯副司长及郑健博士;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李宝纯副主任,天津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黄亚楼主任等多位领导。
据主持会议的王越薇处长介绍,“高性能色谱分离材料和色谱柱的研制”课题于2006年立项,由天津博纳固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现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 单位共同完成。课题验收当天邀请了北京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 钱小红研究员,中国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高云芳高级会计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张渝英副主任等11位专家。
来自天津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黄亚楼主任在致辞中表示:该项目是滨海新区成立以来验收的第一个国家项目,天津市市科委对此非常重视,该项目在开发区科技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已经顺利完成。他代表天津市市科委表示将为专家服务,为领导服务,同时为企业服务;并表达了对到场领导、专家的感谢。
国家科技部条财司吴学梯副司长根据几年来对该课题的考察谈及了三点体会:
第一,在涉及到科学仪器创新工作中,我们既要关注原创性的整机创新,也要关注关键部件及核心技术的创新工作,此次研究就是关键部件方面的成果展示。
第二,在科学仪器方面,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结合的模式。通过该课题的实施,为今后推进该模式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第三,科学仪器的创新要坚持高标准,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吴司长还特别指出:高标准并非只针对高端仪器,而是不管高中低,都要坚持高标准,不能因为是中低端仪器,就降低标准。我们不但要面向国内市场,还要面向国际市场,要站在世界的范围内看待问题,产品的研发要满足国际的需求。
该课题的负责人是北京大学的刘虎威教授,承担的四家单位分别是:天津博纳固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大连思谱精工有限公司、南京麦科菲高效分离载体有限公司、北京大学。验收会由军事医学科学院钱小红研究员主持,验收会前,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南京大学练鸿振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关亚风研究员等专家作为组长的测试组,已分别对天津、南京、大连三家单位的产品进行了测试,几位专家在会上宣读了测试报告。最后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领导和专家们纷纷表示祝贺。
验收的结论是:
在财务方面,该课题预算管理基本规范,专项经费拨款及时、使用合理,配套经费全额到位,同意通过财务验收。
在产品技术方面,课题组自主研发了高纯硅胶基质和16种不同粒径键合硅胶色谱填料,并实现了系列高效液相色谱柱的产业化;利用自主研发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基质,研发了13种高聚物填料,实现了10种液相色谱柱的产业化;利用自主研发的7种气相色谱固定相,实现了9种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产业化。申报发明专利23项,其中已授权3项;开发了新产品51个;建立了应用方法40个、企业标准19项及产品标准2项;发表了论文20篇。
课题组完成了研发产品的批量生产,并实现了主要产品系列的规模化生产,建立了3条生产线及有关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2009年度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实现利税700万元,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相关产品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验收专家组认为,课题承担单位按计划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课题组织管理规范,经费使用合理,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验收。并建议需进一步加强应用研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博纳艾杰尔科技作为项目的主标单位,在三年项目执行中获得的成果如下:自主研发了高纯硅胶基质和16种不同粒径键合硅胶色谱填料,并实现了系列高效液相色谱柱的产业化;年销售额超过3800万,三年纳税超过600万。在生产过程中共建立了16项企业标准,以及亲水正相色谱柱、填料和分离方法;多层结构高纯键合硅胶色谱填料及制备方法;表面改性的纳米硅
胶球及制备方法;一种液相色谱柱混合调料及其使用方法和中压色谱纯化柱5项发明专利。
博纳艾杰尔科技生产的色谱柱性能经检测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可以替代国外同类色谱柱产品并批量进入国际市场,比如已经获得国外知名机构(如FDA)和药厂(如辉瑞)的订单,产品已经被著名目录营销公司VWR收录,公司研制的Venusil AQ C18色谱柱成为欧洲药典中检测波尼松龙的色谱柱条件,并成为第一个进入欧洲药典的中国色谱柱。2008年公司在三聚氰胺事件中为客户提供了大量符合检测要求、比国外产品发货更及时的色谱柱/SPE等产品,在重大事件中为中国客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在2010版中国药典关于益母草—盐酸水苏碱的测定中,公司研制的Venusil HILIC色谱柱凭借其专利的硅胶双层表面处理技术——酰胺键和硅胶,成为强极性化合物分离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