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试点 探索全链条创新模式

   2021-07-05 南方都市报935
核心提示:东莞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用好用足省28项支持事项,深度挖掘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素空间、科技、资金、

东莞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用好用足省28项支持事项,深度挖掘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素——空间、科技、资金、人才、数据等,沿着制造业链条,优化要素配置,破解制约要素供给的堵点,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加工制造闻名的东莞,正以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之都的角色为外界所重新认识。

为什么是东莞?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锚定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不放松

5月21日,东莞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招商大会,面向全球“揭榜招商”,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1483亿元。1483亿元固然吸引眼球,而更大焦点在于东莞的“集成式”改革试验田——七大战略性新兴基地。

何谓“集成式”改革试验田?七大战略性新兴基地聚焦培育壮大新动能,运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在引导机制、产业引育、空间拓展、综合环境等方面加强政策创新,如推行“一基地一政策”、试点“标准地”、构建规模达5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体系等。各项改革将在基地中形成叠加效应,进一步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典型代表,塘厦镇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把握重大机遇,围绕拓展土地空间、引进高端产业、改善综合环境等大力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发展活力,形成新动能加速汇聚的强劲势头,新招引的35个重点产业项目正加快落地,预计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达到1287.5亿元,超过了全镇2020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相当于再造一个塘厦。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出,背后是东莞坚持制造业发展不动摇的决心。自2019年8月东莞成为实验区后,便不断开启创新实践,“集成式”改革试验田的推出就是尝试之一。

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东莞是有基础的。2006年,东莞开始谋划创新驱动,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出了不少改革举措,随后15年间不断强化,“科技东莞”工程、“机器换人”计划、“倍增计划”等举措相继实施,在优化存量上下功夫,一批批低端落后企业相继淘汰、转型。同时,引进大批创新机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项目,实施“强心补链”工程等,在拉动创新驱动增量上不断努力。

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东莞是有动力的。随着经济发展,“成长烦恼”愈加明显,传统成本优势不再、大平台大项目支撑不足、产业层次总体不高、产业链韧性不够等。这些烦恼并不只东莞有,在早期依靠制造业“发家”的珠三角其他城市同样突出。东莞坚持用改革办法,直面时代挑战,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夯实制造业发展基础。

东莞破题

建立“工改工”与“工改居商”

挂钩联动机制

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盘考虑,也要突出重点。东莞把“拓空间”作为实验区建设的“突破口”。

“拓空间”的方式很多,像土地收储、“两违”整治、镇村工业园改造等等,但无一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难题。低效用地的盘活、统筹土地的利益共享、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历史违建分类处理等痛点和难点不是新问题、新困难,而是历史积累下来的硬骨头,是东莞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迈过的坎。

东莞把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作为主战场,顺势推出“工改工”三年计划,叠加实验区的9项支持政策,努力摸索出一条符合东莞特色的“拓空间”之路,一场前所未有的“拓空间”行动拉开大幕。

“建立‘工改工’与‘工改居商’挂钩联动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扭转市场预期。”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陈巡介绍,过去的10年,工改项目更多为“工改居商”项目,“工改工”项目只占10%。土地获取成本高是制约工业园改造提升的关键因素。为了激活市场,东莞建立“工改居商”与“工改工”挂钩联动机制,以“工改工”拆除平整面积作为基数,按比例返算可新增申报居商类项目的面积,实现“工改居商”与“工改工”项目的平衡,俗称 “肥瘦搭配”。

具体为,城市更新项目中“工改工”比例,南部9镇占比不低于60%,东城、南城、万江、石龙占比不低于40%,莞城不实施占比管控,其余镇街占比不低于50%,松山湖及水乡功能区要求管控比例更高的,按功能区管控比例执行。“企业愿意干,近年来进入东莞的大型城市更新企业明显增加。”陈巡表示。

在塘厦的石潭埔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工地现场一派忙碌景象。石潭埔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一期)更新单元面积达798亩,项目规划计容建筑面积总量为148.51万平方米,其中产业空间用地占比不低于65%,有望成为塘厦镇的重大产业平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激活市场的活力,也要激活基层的积极性,这就涉及“利益共享机制”。探索土地物业征收补偿路径和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成为“拓空间”的关键。

石潭埔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所在地块过去大多是厂房。其中厂房加私人物业涉及200户左右,私人物业更是达100多栋,拆除难度并不小。东莞市宏润产城投资有限公司是项目前期服务商,公司董事总经理蔡利强分享其中的关键,只有村集体的利益得到保证,村民的积极性才会提高。经评估,社区资产实现335%的增值。

“一方面依靠市场手段,一方面政府政策支持,主动让利。”陈巡总结。在强有力的措施推动下,2020年东莞已入库改造项目222宗,共计1.7万亩,完成“工改工”拆除平整超过8000亩,2021年计划改造不少于1万亩,力争3年完成“工改工”拆除整理3万亩,为先进制造业提供发展空间。

建立“基础补偿+增值共享”

土地收储政策体系

改革开放初期,东莞为了调动基层发展积极性,实行“市、镇、村、村民小组”四个轮子一起转的招商引资模式,以土地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换来GDP的高速增长。东莞土地的整体开发强度逼近50%,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成为制约东莞发展的瓶颈。

如今,东莞又如何调动市、镇、村、村民小组的积极性,实现土地收储呢?东莞初步建立“基础补偿+增值共享”的政策体系,出炉《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收储整备工作的指导意见》《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土地收储整备补偿和利益共享机制的意见》,确立“基础补偿+增值共享”收储补偿原则,建立市、镇、村三级利益共享机制,构建起市级主导、规划引领、多管齐下、利益共享、综合保障的土地收储整备新格局。

所谓的增值共享就是,土地出让收入减掉计提资金、相关税费、土地收储成本和其他应扣资金后,按分成比例分配所得到的收益。此种补偿共享思路原则上以货币方式统一落实所有补偿和利益共享。以等价值为原则,鼓励将货币折算为土地开发建设后地上优质项目的物业、股权等作为补偿,获取长远利益。

市镇土地出让收入分成视不同的规划用途、地区和出资主体划分不同的出让收入分成比例。以位于重点地区的经营性项目为例,如果是市级全额出资的,在市土地出让收入扣除计提资金、土地收储整备成本后,市、镇按4:6比例分成。镇级分成比例最高可达8成。

松山湖东部工业园6520亩的土地收储,就实施了“基础补偿+增值共享”的激励措施。2020年4月动工建设,并面向全球招商,吸引了12个优质项目入驻,投资总金额54.3亿元。产业产值越高,老百姓的分红收益越大,有效提升镇村参与土地统筹的积极性。

自2019年“拓空间”工作开展以来,围绕每年市级收储1000亩、镇级收储10000亩的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全市共收储土地25046亩,其中工业用地10710亩,商住用地9706亩,教育、医疗及其他用地4630亩,为240多个重大项目提供了产业空间。

东莞正改变以往单个项目导向,建立“基础补偿+增值共享”的土地收储补偿机制,立足城市品质提升、片区发展、城市经营,全市“一盘棋”引导收储落图落地。下一步,东莞将利用建设实验区的政策优势,探索成片连片改造机制,推动片区改造贡献连片产业用地,为先进制造业供给优质空间。

对接国家科技战略构建创新生态

聚焦“创新+产业”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有空间了,还要有创新驱动,有技术支撑!”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刘炜表示,东莞产业链的技术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需外部引入动力,更需东莞打造创新体系,增强内生动力。

以加工贸易起家的东莞是最早意识到科技要素重要性的城市之一。与北京、武汉等高校院所众多的城市相比,东莞科研资源基础匮乏,科技创新存在天然短板。这要求东莞用超常规的手段,推动科技资源的引进、集聚和转化。变化始于2006年,东莞迎接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到来,同时开启“科技东莞”计划,随后不断强化,东莞如“磁铁”般吸引创新要素,创新生态加快构建,“创新+产业”之路越走越宽。

东莞创新驱动谋求从点上突破迈向系统提升,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出台科技计划体系改革。2020年出台了《东莞市科技计划体系改革方案》,明确设立源头创新、平台载体、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企业培育和成果转化6大专项、21类科技计划项目,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创新体系,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设置进行整体性、系统性谋划,以推进东莞创新体系建设取得关键进步。

中国散裂中子源为东莞向源头创新迈进打下坚实基础,围绕国际和国家科技重大需求已经完成352项课题,注册用户1500多家,其中有来自美国、英国等国际用户40多家,为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港澳高校以及一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提供系列实验测试。

如今,东莞积极对接国家科技战略,抓紧推进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建设,这三大科学装置将形成互补,为基础研究与前沿交叉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在源头创新这个体系中,东莞积极导入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大湾区大学。而这些科研要素组成了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的核心基础,成为东莞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

源头创新之后是技术创新,这一重任落在东莞33家新型研发机构的身上。如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就和上市公司拓斯达合作,研发出基于高分辨率光学系统和工业机器人的芯片封装在线检测设备,成为芯片封装行业的典型应用示范。33家新型研发机构在东莞组建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分支机构19个,服务企业超过2万家,累计孵化企业1600多家,成为东莞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果转化体系是东莞一直以来的优势,企业创新主动性强,现在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提高成果转化的质量和成功率。如启动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东莞专项(STS专项),支持本地企业与中科院所属单位开展合作,推动优质科技成果来莞转化和产业化,首批拟立项13项。

企业培育方面,通过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百强创新型企业”的梯队培育机制,在企业研发投入、人才引进、资本投资、行业交流、空间配置等方面实行分类扶持,加快推动科技企业从数量优势向数量与质量“双提升”转变。2020年全市高企数量达6385家、产值超过1.2万亿元,目前全市规上企业有4721家建有研发机构,占比39.44%。

“东莞有源头创新,有转化体系,还能大规模生产,整条链就起来了。这就是支撑东莞制造业往前走的重要创新体系。”刘炜表示。

2020年,东莞技术改造投入523.59亿元,同比增长3.6%。

提出“先立地,后顶天”理念

实验室活力背后源于“放权”管理

2017年12月22日,东莞迎来了省级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它致力探索“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共有四大核心板块,包括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介绍,过去认为成果转化应该在市场,但是实践发现,在市场转化同样不通畅,实验室主动转变思路,把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技术研究,全部放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进行,通过内部政策、体制机制的调整,提高成果转化成功率。

全链条创新模式中,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还提出“先立地,后顶天”的理念。陈东敏介绍,基础研究需要长达10年甚至更久才能见成果,实验室考虑从成果转化这一端布局,进行“立地”,另一端的基础研究亦同步进行,就是“顶天”。实验室用“开源”的办法,主动向全国13个院所、8所高校、4家企业发橄榄枝。目前实验室引进25个团队项目落户,孵化25家产业化公司。

实验室活力背后源于“放权”管理。东莞支持材料实验室实行符合国际创新规律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出炉《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发展专项扶持办法(试行)》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财政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赋予材料实验室研究方向选择、科研立项、技术路线调整、人才引进培养、职称评审、科研成果处置和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赵忠贤带领“实用超导薄膜研究团队”,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自主设计并成功研制“三光束脉冲激光共沉积镀膜系统”,研制出2英寸双面钇钡铜氧(YBCO)超导单晶薄膜,打破了国外禁运和技术垄断。

赵忠贤在分析团队成功的背后,就特别提到东莞给予的宽松科研环境与合理的评价体系。他表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方面注重研究实效,不以论文论英雄,让科研人员集中精力搞攻关;另一方面,充分信任科学家,科研经费可以灵活用于自主研发,“允许用打酱油的钱去买醋”,赋予科学家自主权。

“每周有五六人进来实验室,现在超800人了。”陈东敏介绍,实验室现有两院院士8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5位,累计入驻13个前沿方向课题组、组建4大公共技术平台。在SCI高水平期刊发表文章962篇,申请专利294件。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成果正在反哺到东莞本土。上述孵化的25家产业化公司就分布在松山湖、塘厦、大岭山等镇街(园区),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带动本土产业升级。

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

实施“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日前出炉,东莞常住人口首次突破一千万大关,进入千万人口城市级别行列,成为继广州、深圳后,广东省第三个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人口大市。

东莞统计局解读,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东莞人口发展发生深刻变化: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增长,人口集聚进一步增强,人口素质稳步提升,劳动力总规模庞大,保持年轻人口城市,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先进制造业的人才需求,跟20年前已完全不一样。东莞要布局创新全链条,源头创新端更需人才支撑。如何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从2019年开始,东莞实施“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即用3年时间,引进10个国际一流水平的战略科学家团队,选拔100名博士专业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引进培养1000名重点领域的领军人才,引进培养10000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的创新人才,推动100万人提升学历技能素质,搭建起东莞的人才体系。

以实施“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为抓手,东莞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扩大下放职称评审权,开展企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创新人才正从全国乃至全球向东莞集聚。“今年有一个比较好的迹象,我们第一批的博士后有8名。”陈东敏坦言,青年博士更愿意来了,因为这里有让他们发挥的研究平台。

2019年至今,东莞引进培养超过600名领军人才、9000名硕士或副高以上职称创新人才。以打造“技能人才之都”为牵引,创新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132万人次实现学历技能素质提升。目前东莞集聚了各类人才235万多名,高层次人才15.6万名,他们成为东莞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支撑。

赋能开放型经济

出炉东莞“金融80条”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自东莞实验区启动建设以来,东莞联同中央驻莞金融监管部门贯彻落实“完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的工作部署。2020年年末,东莞结合本土特色,出炉“金融80条”,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项目化措施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鼓励银行机构针对制造业产业集群,优化授信评价机制,持续加大首贷、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投放力度。”东莞金融工作局方面介绍,推动银行更多信贷资源投向先进制造业。截至3月末,东莞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36万亿元,增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其中制造业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8.39%,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实体经济在融资方面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东莞经济外向型特点突出,成为金融改革开放实践的土壤。东莞“金融80条”有18条措施,聚焦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方面,包括持续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完善贸易新业态外汇管理等。

早前,联测优特半导体(东莞)有限公司办理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主要用于支付货款、工资及税款等,银行审核时间由过往的1小时压缩至5分钟,每笔业务耗时从一天时间缩短为半小时左右,业务便捷程度出乎企业人员的预料。

该措施将银行办理资本项目业务的真实性审查由事前核查变为事后抽查,企业可先办理业务再补充单证材料,大幅优化了资本项目资金境内支付流程,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据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透露,截至2021年3月末,东莞辖区共办理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1379笔,金额6.53亿美元。

与“拓空间”、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强化金融供给同步进行的,还有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放管服”改革等持续推进,东莞制造业发展全链条要素供给脉络逐渐清晰,供给质量有效提升。

东莞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如今的东莞,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壮大,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首个超万亿元的产业集群,正在携手深圳加快打造珠江东岸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方面注重研究实效,不以论文论英雄,让科研人员集中精力搞攻关;另一方面,充分信任科学家,科研经费可以灵活用于自主研发,“允许用打酱油的钱去买醋”,赋予科学家自主权。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赵忠贤

鼓励银行机构针对制造业产业集群,优化授信评价机制,持续加大首贷、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投放力度。

——东莞金融工作局

改革亮点

如何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从2019年开始,东莞实施“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即用3年时间,引进10个国际一流水平的战略科学家团队,选拔100名博士专业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引进培养1000名重点领域的领军人才,引进培养10000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的创新人才,推动100万人提升学历技能素质,搭建起东莞的人才体系。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