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全力打造四大重庆实验室 启动实施“AI+”科技创新行动

   2025-02-20 832
核心提示:近日,2025年全市科技工作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重庆将聚焦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目标,紧扣416科技创新布

近日,2025年全市科技工作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重庆将聚焦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目标,紧扣“416”科技创新布局总任务,推动全市科技创新全面成型起势、提质增效,力争2025年全市研发投入强度2.73%以上,基础研究投入占比7%,研发人员超过26万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件,打造更多“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源。

  全力打造四大重庆实验室

  据了解,去年,我市“416”科技创新布局不断优化,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加快建设,金凤实验室批复运行,嘉陵江实验室、明月湖实验室加快筹建。同时,我市启动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2个,完成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增至11个。超瞬态、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市健康资源创新研究院、北京大学重庆碳基集成电路研究院、脑与智能科学中心等快速发展。

  今年,我市还将研究制定《重庆市进一步推进“416”科技创新布局行动计划(2025—2027年)》,深挖存量资源潜力,大力引育支撑未来发展的前沿科技人才及团队,突出重点项目、团队大力支持。

  为推动科技创新整体布局打开新局面,我市将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快建设成渝(金凤)综合性科学中心,深化大学城和科学城“两城”融合。推动两江新区全面深化科产融合创新,打造产业创新高地和新质生产力策源地。发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专项作用,支持区县开展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条件建设。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全力打造四大重庆实验室,落实《加快金凤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快推动渝粤病理研究中心建设,集聚高水平人才团队,尽快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同时,逐次推进嘉陵江实验室和明月湖实验室挂牌,启动筹建广阳湾实验室。此外,我市还将加快建设高校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在人工智能、元宇宙、生物制造等新领域新方向布局建设一批市级科技平台。

  启动实施“AI+”科技创新行动

  去年,我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能力明显提升,通过深入实施重大(重点)科技专项,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

  今年我市将积极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聚焦量子科技、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实施基础研究引领计划、颠覆性技术突破计划。围绕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持续实施重大(重点)科技专项,推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市还将启动实施“AI+”科技创新行动,深入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积极培育未来医学、低空经济、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

  另据了解,通过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去年我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92家、新增科技型企业11296家,分别增长15.98%和19.3%。

  为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今年我市将深化实施“双倍增”持续促进行动,着力构建梯度培育体系、科技服务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和工作推进体系,支持实施企业科技攻关联合行动计划。同时,开展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打造“科技+产业”创新综合体。

  此外,我市将深入实施成果高效转化行动,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机制改革。加快推广“教育+人才+科创+产业”的明月湖科创园模式,支持区县和高校应建尽建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加快建设大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全面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

  科技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获批建设,成为全国批复的第一个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与此同时,去年我市新增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与塞尔维亚、泰国等新签订科技合作协议10个,科技开放合作稳步拓展。

  据介绍,今年我市将全面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高水平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加快建设集信息共享、成果展示、科技金融、技术转移大数据服务于一体的“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争取创建更多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此外,我市还将深化“1+6+N”川渝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推进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建设,推动万达开协同创新示范区建设,共建川渝技术要素大市场。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省市合作,积极推进鲁渝科技协作,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机制,在高水平开放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记者 张亦筑

  数读重庆科技创新>>>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预计2.6%、提高0.12个百分点

  ●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连续6年保持西部第一、居全国第七

  ●全国重点实验室增至11个;启动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2个;新增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

  ●深入实施重大(重点)科技专项,突破解决关键技术超300项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92家、新增科技型企业11296家,分别增长15.98%、增长19.3%

  ●全市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增长12.6%

  ●新建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8个;川渝联合实施技术攻关项目97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