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贾建国:建议多方联动建立“未来教师发展智能实验室”!

   2025-02-24 917
核心提示:近日,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将召开。深圳市政协委员(教育界别)、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贾建国接受本报
近日,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将召开。深圳市政协委员(教育界别)、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贾建国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向本次大会提交的提案聚焦AI技术与基础教育的融合。建议加快提升全市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同时加快推动教育监测评价督导体系优化升级。


(深圳市政协委员贾建国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一)加快提升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人工智能素养

2024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提出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要适应当前核心素养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支撑智能时代的教学变革,教师必须形成与其相匹配的人工智能素养。

现状:一线教师AI使用效能较低

贾建国认为,对标新要求,深圳在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方面还存在不足,包括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的教科研工作相对滞后,如一线教师如何分类使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使用边界及伦理等都缺乏有效的专业指引;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的分层分类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统一培训多而分层分类培训少、碎片化培训多而持续性培训少、理论培训多而实操培训少,导致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效使用人工智能的频率并不高,多停留于表面化的信息展示与呈现;人工智能的资源、手段和工具还没有关照到人机协同的教学实际需求。实践中,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的研修资源、教学工具开发尤为不足,难以有效支持教师开展新型教与学方式、评价方式的变革。

建议开展前瞻性研究 探索建设AI教育大模型

对此,贾建国建议加强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研究工作,前瞻性开展“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研究”,率先出台符合区域特点、更具操作性的相关专业标准或指引;教育部门和人工智能专业机构联合研制《深圳市人工智能赋能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及教科研转型操作指南》,明确人工智能可以在哪些教育应用场景使用、不同教育场景如何分类使用哪些人工智能资源、技术及工具和使用边界等;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未来教师发展智能实验室,积极探索教学示范、模拟教学和虚拟教研等教师发展功能,探索建设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期末评价大模型;加强全市专职教研员智能教研工作,依托人工智能开展“智慧式教研”、循证式教研,拓展教研活动时空边界,提升教研精准性和有效性。

建议构建教师AI素养常态化进阶培训

同时,他建议构建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常态化进阶培训机制。教育部门应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应用人工智能的需求,常态化开展普及性、专题性和应用性等分类分层培训,为全市教师“学好人工智能、用好人工智能”提供专业指导。

建议将AI教学应用能力纳入教师基本功大赛核心指标

建议广泛搭建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的实践场域。教育部门联合相关专业机构,面向全市开展“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应用展”,围绕AI作业批改、AI课堂诊断等展示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场景,引导教师深入体验人工智能应用;教研部门将人工智能教学应用能力作为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等重要比赛的核心指标,推动教师主动提升人工智能素养。举办数字化转型教学研讨活动等;聚焦“人工智能助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等主题,定期组织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实践、跨学科学习、校本研修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案例申报和分享。

(二)加快推动教育监测评价督导体系优化升级

探索实施“AI初诊-专员复诊-专家问诊”督导评价新方式

在加快推动教育监测评价督导体系优化升级方面,贾建国建议在机构建设上优化升级,以“强联结”提升监测评价督导一体化建设水平,包括明确市、区监测评价督导职责分工,加快推动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规范化运作、实质化运行、长效化运转;强化市、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研究功能,避免简单“行政化”运作;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和推动第三方教育评价专业机构建设,尤其重点在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相关研究、人机交互测试等方面充分发挥支持作用等。

建议在队伍建设上优化升级,以多元举措推动监测评价督导队伍专业化建设,包括重视引进教育数据分析专业人员,增强专职队伍基于证据开展监测评价的能力;全面加强教育监测评价督导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尤其重点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先进理念、技术工具和结果应用方法等)的常态化、系列化培训,提升应对智能时代教育监测评价督导新要求的能力;推动教研员结合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创新评价工具,组织和带领一线教师利用人工智能。

研究建立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增值评价体系

建议在工具方法上优化升级,以人工智能赋能监测评价督导模式创新,如多部门联合构建市级统筹、分级使用、共享共建的智慧平台;依托智能技术研发“三位一体”的督导工具,探索实施“AI初诊-专员复诊-专家问诊”的督导评价新方式,实现对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数据的精准化分析,为教师教学行为改进提供参考信息,为学生学业发展提供精准的诊断证据和改进方案;学习借鉴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等国际测评模式,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发监测工具、评价项目,深入推进考试评价改革,加强考试数据分析,研究建立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增值评价体系,稳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