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华南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1次学术年会,在福州召开。
记者从现场获悉,去年该实验室取得系列突破性科研成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开展的水稻增产机制研究,破译了“复粒稻”形成的遗传基础,破解了水稻研究领域的百年未解之谜,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选育的优质稻新品种“野香优669”荣获第五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籼稻)金奖;育成的杂交稻恢复系“福恢631”实现转让合同金额1000万元,创造了福建省水稻单项成果转化的历史最高记录;育成的“闽宁1号”在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成果拍卖会上拍出66万元的高价,创造宁夏水稻品种转让最高价。
据悉,农业农村部华南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设立于2010年,依托福建省农科院建设。该实验室旨在围绕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核心,重点开展稻瘟病抗性、白叶枯病抗性、飞虱抗性、耐储藏、耐高低温、强再生力、短生育期等种质创制和新品种培育;提升华南稻区的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华南稻区社会经济,特别是现代农业产业的稳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