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锦城实验室上新“科研神器”守护百姓生命健康
这两天,在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蛋白与疾病研究团队正在利用冷冻电镜平台,进行渐动症致病相关蛋白结构的解析,探究渐冻症的发病原因,并进行后续药物研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究员 戚世乾:通过解析这一细胞内膜关键调控蛋白的结构,我们在国内首次发现,这个蛋白在家族性渐冻症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开关”作用,在健康人群中,这个蛋白的“开关”功能正常,而在患者中,这个“开关”的功能逐渐丧失。所以,深入研究这个蛋白的功能,对未来渐冻症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 毕圆:屏幕上显示的就是冷冻电镜平台解析的蛋白结构,它的分辨率可以达到近原子级别。瞧,现在我们就看到了由6个碳原子构成的苯环。而且,在这里,从样品冷冻到完成结构解析,只需要三天时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科研开放共享平台,冷冻电镜平台聚焦“生物大分子结构解析”“药物靶点精准识别及创新药发现”等研究方向,帮助科学家“看得清”原子级别的生命密码、“看得准”疾病治疗的关键靶点,守护咱们老百姓的生命健康。
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冷冻电镜平台科学家 邵振华:当前,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产业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构建国际一流的冷冻电镜平台,是揭示生命奥秘和推动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基础。过去,我们的科研人员要使用冷冻电镜设备,需要去省外,有时候排队就两三个月,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用了,极大地方便了科研人员,提升了研发效率。
据了解,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是我省首批4个天府实验室之一。建成以来,实验室已签约近3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初步构建起科研领军团队,布局了一批科研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取得了30多项阶段性科研成果和技术专利。
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主任 黄灿华:我们将聚焦恶性肿瘤、心脑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民生健康问题,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基础研究-技术突破-临床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着力破解制约行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瓶颈;打造“产学研医”协同创新联合体,培育新质生产力。
加快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今年,我省还将启动组建第二批天府实验室,完成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整,打造实验室“四川队”。与此同时,一批科技成果也在加速落地应用。
“绵阳造”低空飞行检测系统护航通航产业“飞起来”
记者 毕圆:这里是绵阳北川永昌机场,在我身后,这家无人机研制企业正在进行飞行测试,加速新机型的研发和产业化,而它的背后有一套低空飞行检测系统做技术支持。
四川九洲永昌检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部部长 杨仁杰:我们的屏幕上就可以看到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速度、距离,还有飞行姿态这些信息,这些都是无人机测试的关键技术指标。有了这些数据,就可以优化无人机的飞控系统,确保无人机能顺利生产,投放市场。
去年,九洲集团在北川永昌机场建设了中国(绵阳)科技城低空试验测试中心,利用他们自主研发的低空飞行检测系统,为无人机企业提供飞行测试、适航测试认证检测、低空飞行商业化场景模拟测试,护航通航产业发展。
四川九洲永昌检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郑忠浩:目前,我们已经服务了近30家无人机企业,针对工业级无人机和货运级无人机进行了近百次测试。此外,还有许多无人机探测设备、(低空)气象设备、无人机管控设备,都在我们这里做定型前的性能测试,目的就是要让低空经济真正“飞起来”。
新的一年,他们的业务也在不断拓展,目前,他们正与国内高校和企业进行技术合作,针对中大型无人机适航需求构建相关技术服务能力。预计今年下半年,中大型无人机将首次在北川永昌机场开展适航测试。
四川九洲永昌检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王磊:开年就冲刺、起步就加速,今年,我们将持续加大投入,引进先进的测试技术和设备,不断丰富低空测试应用场景,提供从低空产品性能测试到整体性能评估的全流程测试服务,加速我省低空产业“腾飞”。
据了解,今年,我省还将在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等15条重点产业链行业领域,着力打造100个以上特色应用示范场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