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在复旦大学、青浦区人民政府、上海创智学院、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共同指导下,由复旦科创主办,致力于构建“政策+技术+资本”三位一体的赋能生态,推动ai技术与产业应用的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
20强决战!创新力量集结长三角
决赛现场,技术专家、产业领袖与投资大咖组成的评审团,围绕“技术突破性”“团队实力”“产业化潜力”三大核心维度,对参赛项目展开考评。从工业质检的ai视觉识别,到金融科技的智能风控,从智慧医疗的疾病预判,到教育培训的个性化学习方案,20个项目覆盖多领域,展现出ai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无限可能。
更令人关注的是参赛阵容——90后占比超半数,00后跃升至13.2%,这群年轻创业者用前沿技术视野和敏锐商业嗅觉,成为ai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在多领域共同书写着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篇。

政产学研金齐发力,共绘ai生态蓝图
颁奖仪式上,多方代表共同为ai创新“把脉定向”,传递出协同发展的坚定决心。复旦大学表示,大赛是复旦响应国家战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实践,未来将持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链条生态,加速ai原创成果落地。
此次大赛是“政产学研金”高效协同,共同滋养创新沃土的生动实践,青浦区作为上海西大门,正锚定“长三角创新枢纽”目标,将以产业空间优势链接ai前沿力量。
上海银行将通过精准的科技金融服务,从科学家创新到企业家创意协同助力,让实验室的技术方案在产业一线落地生根。

赋能计划落地!打通从技术到产业的关键通道
在赋能计划发布环节,“政产学研金”协同赋能计划正式发布。青浦区科委、上海银行、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青浦创新中心)等多方现场签署协议,构建起“政策+金融+产业”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
据介绍,从项目概念验证到产业落地,创新团队将获得全程护航:政策层面提供落地保障,金融层面给予资金支持,产业层面搭建对接平台。正如主办方复旦科创所言,这场赛事不只是“竞技场”,更是“资源整合器”,为早期ai项目打通了从“创意”到“产业”的关键“一公里”,为创新项目提供从概念验证到产业落地的全程支持。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的蓬勃动能。赛事落幕,但ai创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这批从决赛中脱颖而出的团队,将带着技术火花与多方赋能,在产业沃土中点燃变革星火,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智慧动力”。





